夏季三伏天,是陽氣最旺盛的時期,陽氣浮在體表,同時也是陽氣流失最嚴重的季節(jié)。
陽氣好比人體的衛(wèi)兵,它們分布在肌膚表層,負責抵制一切外邪,保衛(wèi)人體的安全。百分之八十的現代人都陽氣不足,只要能從“陽氣”兩字下手,那么大部分的現代病就不會困擾人們,一切慢性的疾病也會失去存在的溫床。
三伏天要及時的補陽氣,有2個方面的原因:
一是,夏季常有的3個行為特別耗費陽氣!
①汗多,三伏天出汗多,中醫(yī)認為汗為心之液,汗血同源。天氣炎熱,出汗較多,氣隨汗泄,也是耗氣傷陽,容易陽氣不足,這就是夏天需要養(yǎng)陽補陽氣的另外一個原因。
②長期待在空調環(huán)境中,夏天人體新陳代謝快,毛孔打開,吹空調會使寒氣長驅直入,損傷體內陽氣,容易使人出現感冒、腹瀉、腰腹關節(jié)疼痛、落枕、肩頸酸痛等不適癥狀。

③貪涼吃冰涼食物和冷飲,冰西瓜、冰咖啡,冷飲,對脾腎陽氣的傷害真的不容小覷。有些人夏天冷飲吃多了,再一吹空調肚子就不舒服,腹瀉,這就是脾腎虛寒,脾腎陽氣不足的表現。
二是,補陽氣強體質和冬病夏治
夏季外界陽氣最旺,人體的陽氣也是最旺盛的時候,所以一些慢性病在人體充足的陽氣抵擋之下,減輕了。而到了冬天,外界陰氣重了,人體的陰氣也重,抵抗疾病的能力也隨之變弱,慢性病就會“卷土重來”,變本加厲。

“冬病夏治”就是在盛夏人體陽氣旺盛的時候,將陽氣培養(yǎng)得更旺,以便秋冬抵御疾病的侵襲。這就是“養(yǎng)生,要順應天然”的觀點。
內經里有說:陰成形,陽化氣,陽不足,百病叢生!今天分享4個方法,幫你好好利用三伏天,補足一身陽氣!
第一個方法
喝姜棗茶逼出最“深”的寒濕
如果說,曬背,是用好外面的太陽,喝姜棗茶,就是用好身體里面的太陽。
姜棗茶排寒濕,屬于是打得下江山,也守得住江山。秘訣就是6個字——姜辛溫,棗甘平。

姜溫,先讓陽氣充滿脾胃和身體,讓寒濕無處躲藏;姜辛,在皮膚表面給寒濕打開一個通道,寒濕就從這里走。
最后用棗甘的特性,養(yǎng)脾,安撫脾胃,鼓勵脾胃,讓脾胃這個“陽氣發(fā)動機”能持續(xù)發(fā)力。
夏天天熱,備料麻煩,廚房燉煮又悶又熱!這里為大家推薦李良濟紅棗老姜湯,無需備料和燉煮,顆粒小袋裝,撕開沖泡即可,非常方便~
第二個方法
三伏貼為臟腑注入陽氣
在三伏天這個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期,選用溫陽益氣、活血通絡的藥物,敷貼到人體一定穴位,通過刺激穴位,激發(fā)經氣,發(fā)揮“調五臟、行氣血、和陰陽”的作用,可溫陽固本,提升正氣,提高抗病能力。(內容來源遼寧中醫(yī)藥大學附屬醫(yī)院)

可以說,三伏貼,是中醫(yī)“順時養(yǎng)生”的體現,事半功倍的養(yǎng)生保健手段。
李良濟三伏貼,最近都在火熱開貼中,想要調理亞健康,有風濕免疫疾病,婦科疾病、消化系統疾病、呼吸系統疾病和兒科疾病的朋友,都可以來到醫(yī)館敷貼~
第三個方法
艾灸督脈大補陽氣
《黃帝內經》記載:“針之不為,灸之所宜?!闭f明灸法可以彌補針之不足。
《本草從新》記載:“艾葉苦辛,生溫熟熱,純陽之性,能回垂絕之亡陽,通十二經,走三陰,理氣血,逐寒濕,暖子宮,止諸血,溫中開郁,調經安胎……以之灸火,能透諸病而除百病?!?nbsp;

督脈屬陽,又稱之為“陽經之?!保y率一身之陽氣。此時可以順天應時、借助天地之力,在督脈行灸法,使純陽之氣更容易納入體內,補充我們平時熬夜、冷飲損傷的陽氣,最大限度地鼓舞陽氣,逐邪外出,溫通經絡。
督脈灸可達到陰平陽秘,標本兼治的目的以及預防保健的作用。

每年三伏天都有很多朋友,來到李良濟做三伏灸(督脈灸),在后背隔姜灸,借助艾絨和生姜的散寒濕溫經脈之力,給身體補補陽氣,以便秋冬少生病~
夏日你是否宅在空調房里不愿出門,每天冰鎮(zhèn)西瓜、可樂、奶茶不斷,亦或是經常與好友約啤酒小龍蝦!殊不知,在肆意享受夏日的同時,身體里的“陽氣”也在慢慢流失~
上面3個三伏養(yǎng)陽好方法,可幫您養(yǎng)足陽氣,保持身體健康,這個夏天一定不要錯過哦~